旅游线路

寻幽古城依绿园

  • 所属分类 :
    依绿园
  • 浏览次数 : ...
  • 发布时间 : 2025-01-14
  • 详细介绍

寻幽古城依绿园

 

 

依绿园坐落于聊城东昌府区西北隅,为明、清两代官府花园,因靠近城墙西北角的绿云楼而得名,园内有“十八景”,因其作为聊城八大胜景之一的“绿云春曙”而久负盛名。

 

微信图片_20200416093027

 

知府衙门的后花园

 

在聊城东昌府区古城西城墙脚下,向东几十米处有一个大水坑,坑里有一眼水井,井旁坑边,垂柳依依,水波粼粼,让人不禁忆起当地的名园——依绿园。

初听到“依绿园”这个名字时,还没读过杜甫的那句“名园依绿水,野竹上青霄”,只觉得用“依绿”二字给园子命名的心思太巧妙,单听名字便能想象出园中小桥流水、曲径通幽、春光满园的胜景。明清两代500余年间,依绿园一直是东昌府知府衙门的后花园,更让人又多了分想入园一观的冲动。

依绿园建于宋朝,最早称“自公亭”,后又改建成“绿云楼”,还称过 “绿云亭”。清乾隆年间,东昌府知府胡德琳对其进行了一次大的修葺,定名为“依绿园”。

为什么叫依绿园呢?胡德琳在他的《依绿园记》中说,依绿园是从杜甫的诗句“名园依绿水,野竹上青霄”中择词得名。知道了这一缘由后,便觉得园中美景定是充满诗情,更有画意。

 

循书游园

微信图片_20200416093023

既然依绿园是胡德琳修葺和命名的,我们在游园的时候不妨听他的。根据他在《依绿园记》中的建议,游园的时候应该从“砥斋”开始,向西走十多步便能到“晚晴书屋”,屋前的水渠从南向北流去,分成了两条支流,两条支流中间便成了一个小洲,叫做“小玲珑洲”,洲上建了亭子,两条支流上都建有小桥。

再往西走,有一个“丽农小房”,房的右边有三峰,三峰向南是南章山房,房后的水中又有一小块陆地,称为“枕流漱石”,又自成一洲。从三峰西北走过一座小桥,再往西走,林木繁茂,景色葱郁称为“绿云深处”。

 

 

微信图片_20200416093009

从晚晴书屋沿着水渠往南走,水渠弯曲的地方有座亭子叫“可亭”,隔着小山与南章山房相隐映。从可亭向西经一座桥,可以到达三峰。三峰与南章山房之间有一条长廊,名字叫“邀月步”。西边有一座亭子叫“蓼巷”,与“约略亭”相连。这个地方三面环水,有四五株垂杨,清静而幽雅。

蓼庵是独自立在池塘中的一座亭子,在亭子里既能戏水,又能休息,还能看到亭子、房屋在水中的倒影与云影交织在一起。夏天还能欣赏池塘里的荷花。

 

绿云春曙

古时候,官员和文人墨客都喜欢到园中,或散步,或闲聊,或吟诗作对,或自己带着酒菜到亭子里边喝酒边赏美景。据说,当年郑板桥来东昌府时,夜降大雪。第二天他和友人到园子里踏雪观竹,当时知名画家吴竹堂即兴泼墨作了一幅《得水园喜雪图》。郑板桥为面南的一处宅子题写了 “喜雪斋”,以示文人清高自洁的秉性。

 

 

“绿云楼”在明代被列为聊城八景之一,称为“绿云春曙”,意思是:在风光绚丽的春天清晨,登上绿云楼远眺,可见蔚蓝的天空中晓雾飘渺,紫蔼升腾,气象万千。如果你到园中的时间是春天的清晨,一定要欣赏一下这一胜景。

 

本文网址 : https://www.lcssgc.com/product/75.html
标签 :

关于我们

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——东昌湖,环抱着面积1平方公里的聊城古城,与傍古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在水光古韵中相依相通,形成了中华水上古城景区“城中有水、水中有城”的独特风貌。

联系方式

版权所有© 聊城市水上古城文旅有限公司 地址:聊城市东昌府区红星街23 号 鲁ICP备2021025455号-2